422、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-《长生可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尧舜呢?”

    “再往上,有一画开天的伏羲,有真正治水的大禹,那最初的天子,玉皇大帝的原型,女娲的夫君,再还有人文始祖的黄帝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便是天地人三皇。”

    “可在三皇以前,还有那定太极分四时的夸父,有大火星定历的燧人氏,有定巢穴的有巢氏,还有传说中的知生氏,此乃中三皇。”

    “再往前,还有如纯粹神话般的上三皇。”

    “《春秋元命苞》说华夏文明两百二十六万七千年,如此长的岁月,如此的风流人物,我张执象何德何能,自认为可以超然脱俗?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,我不过是占了穿越的便利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能走到今天这一步,能够决定文明的未来,不过是一颗纯粹之心,所以文明给了我这个机会罢了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掌权之后,就忘乎所以。

    以为自己站在那个位置,有了决定未来的权力,就多么了不起,其实不是的,真到了这个位置上,首先要看得,是过去,自己相比于古代的往圣先贤,是好是差,处于什么位置,那些比你更厉害更伟大的人是如何做的,再三思而后行。

    张执象有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未来的历史评价,他能够与阳明先生一档,便是足以。

    只是。

    很显然的,大家希望他走的更高,包括王绛阙也是如此,起码,他们想让他走到周文王的那个层次,可他并不愿意。

    他并无这个本领,周文王得到夏商两支的传承,补全了天子之道后,可以两代人完成周易。

    他却没有这个本事。

    能够读懂历史,找到文明的脉络,学会屠龙,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了,本质上,还是偏向于事功,而非立言,他的立言,也是为了变法而服务,而非像阳明先生那样,可以真正的改变人心。

    改变整个社会的思潮。

    所以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天平,他勉强做到了立命和开太平,而圣继绝学,他大多只是搬运整理而已。

    为天地立心,则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把本就有的东西,整理出来,说的通俗易懂,如是而已。

    在内算上他没有贡献,也没有办法贡献。

    后世多有狂徒瞧不起孔子,认为孔子只是敦敦教诲的长者,说着朴实无华的道理,却不知道,孔子最大的功绩是做了《十翼》,这才是后世易经的完整版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谁还能动易经?

    张执象于内算学上没有贡献,做不到改良文明底层代码,于外算学上,不如钜子和众多算学家,从《周髀算经》到《算学宝鉴》,未来还会有徐光启的《几何原本》,王徵的《奇器图说》,李善兰的《代微积拾级》和《数理格致》。

    数学是科学之母。

    张执象同样做不到在数学上添砖加瓦,他能抄几个公式,却没有办法做研究阐述原理。

    自己有什么斤两,得弄清楚。

    世人认为他能够为文明指引方向,是伟大的圣哲,而他自己知道,他与真正的圣哲相差甚远,若是赢得了这场胜利,唯独事功方面,可以稍稍骄傲一下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王绛阙明白了他的心意,片刻也就想通了,洒然一笑,走到了张执象身后,环抱着他,亲昵的说道:“那我们就一起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,然后一起隐居吧。”

    “去海的那边,在商洲的五大湖,找一个世外桃源。”

    “去过闲云野鹤的仙人生活。”

    (ps:伏羲和女娲在先秦并无关系,东汉末年才在《风俗通》中有了兄妹的说法,到了唐代,才在小说《独异志》当中出现夫妻的说法。)

    (ps:关于大禹,其实有两个。一个是真大禹,一个是有着大禹称号的,我们常规认知中的那个开创了夏朝的大禹。古代有两场洪水,一场是颛顼和共工时期的,史书一般记载往古之时,而尧舜时期的洪水,记载就是尧舜之时。)

    (ps: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,所以天柱折,地维绝。而有些神话当中,就是共工祝融争斗,所以才需要女娲补天。女娲是颛顼、共工时代的人物,所谓的补天和治水,其实是一起的。)

    (ps:大禹有望夫石的故事,他找化作石头的妻子要回自己的孩子。而上古之时,夫妻结合,孩子并不归男方,而是由女方回到部落,归属女方的部落。所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,但后来治水成功后,他要回了自己的孩子。为此,女娲改革了婚姻,从此夫妻住在一起。)

    (ps:《史记索隐》中有:“涂山氏女本名女娲,是禹娶涂山氏女号为女娲也。”《史记正义》中有:“禹娶涂山氏之子,谓之女娲,以生启也。”《吴越春秋》或记载为女娇,但这是东汉作品,记载较晚。索引和正义的引是《世本》、《帝系》是先秦作品。)

    (ps: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中:“禹名为辩智,而不能胜鬼神。地柱折,天故毋椽,又奈何责人于全。”地柱折,天毋椽,是天柱折,地维绝的类比说法。补天和治水,就是同一时期。而大禹的故乡是川蜀,杜宇的故事就是大禹的故事。)

    (ps:前文说过夏朝灭亡后,分为三支,一支去了匈奴成为王族,一支留在中原为商汤做了《汤问》,最主要的一支则是夏桀带着去了南巢,而从南巢开始,夏桀则一路往西走,最终走到了川蜀,到达了三星堆,就是大禹的故乡,所以三星堆有夏朝的祭祀神器。霍去病缴获的匈奴祭天金人,就是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