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章 密旨一道,高希性命堪忧-《明皇子高爔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高希反对“还都南京”的主张也被提了出来,各家报纸的评论说,高希生前忠君爱民,反对还都是为了让京师的百姓能过得更好,还能让天子和百姓一起守好边关,坚决要求朝廷罢议“还都南京”一事。

    文官集团内部也开始大转向。

    除了杨士奇、夏元吉等几个始终如一和仁宗(洪熙皇帝)保持“还都”立场的大臣,大批官员开始倒戈。

    好笑的是,他们的借口还是“要顺应民意”。

    仁宗在位时,他们跟着仁宗,主张还都。这些人无视事实,以民意代表自居,坚称还都就是解民生之艰困。

    如今,反对还都的宣德皇帝上位,他们又以报章上汹涌的“反还都”民意为依据,又和新任皇帝站到一条战壕里。

    这不叫顺应民意,这叫墙头草。

    朱瞻基越看越来气。

    好嘛,“还都南京”本来就不是朕的主张啊,朕和四叔的主张是一致的。现在搞得好像朕是大反派,朕在坚持还都似的,所有的罪过都在朕一人身上了。岂非咄咄怪事?

    他再度体会到了孤家寡人、进退两难的痛苦。

    他立即下了三道诏令。

    第一道诏令,朕的本意和太傅高希一样,反对还都南京,即日起罢议此事,顺天府(北京)仍为大明国京师。八壹中文網

    这份诏书,一可以安定民心,二可以示好百姓,说明太傅高希生前的主张获得了朝廷的认可,抚慰汹涌的民意。

    百姓反对还都,无非是要保住自己的饭碗,这下顺了民心,大局就可以稳定。

    第二道诏令,京师各家报馆立即停业整顿,再有发表没有事实依据、臆测胡编的评论,捕风捉影,一律取缔。

    第三道是密旨,但圣旨并不是他写的,而是由仁宗皇帝生前写好的遗诏“诛杀朱高燨”。

    高希的政治能量太大,朱瞻基大有心惊肉跳之感,不杀高希不能安“朕心”。

    至于太宗皇帝那份“恢复朱高燨皇子身份”的遗诏,朱瞻基无奈地扔进了养心殿的火炉之中。

    高希到底在哪里?

    作为穿越人,高希洞察宫廷政治的黑暗与残酷。
    第(2/3)页